文化
心有古圣先賢 筆底清風自流
在銀川美術館欣賞郭鴻光的書法,,心里甚是欣喜,。
字體雋秀,,大丈夫“小筆體”,,卻小中見意境,,小中有乾坤,,從一張張書寫著《小石潭記》《師說》《春夜宴桃李園序》《前后赤壁賦》等墨跡中重溫大氣磅礴的名篇佳作,,激發(fā)精氣神,,感受書法的精妙,。
古人云:“書者,,如也,如其志,,如其學,,如其才,總之,,如其人而已,?!痹诠蠋煹臅鴮懤铮x到長夜漫漫的心靈寧靜,,讀到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,路漫漫,、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,,讀到行云流水、灑脫自如背后的豐盈,,那是書寫的過程,,亦是沉浸其中與古圣先賢對話的過程。
惟其專,,筆底流清風,;惟其勤,君子如玉,,觸手可溫,。
漢字書法因其具有極強的審美性與感染力,被文人墨客盛譽為:無言的詩,,無行的舞,;無圖的畫,無聲的樂,。常聽人說,,字如其人,字是一個人的門面,,擁有一手漂亮的書法字是何等自豪,。
在書法里,讀到惠風和暢,,游目騁懷,,感悟生活的美好,一片明凈的心中山水,,高于權力和財富,,高于擁有和得失。
一邊欣賞,,一邊拍照,,從名篇佳作到古詩句,從小楷手卷到平尺手札,,斑斑墨跡無不鐫刻著書寫者的心血,。書寫者就像不知疲倦的勇士,十年如一日,,一次次翻閱,,一次次以書法的形式展示于人,。作為書法愛好者,,知其然不知所以然,,一旦從心底里欣賞,就像植物蓄了根,。
有書里說,,徐悲鴻先生作書常擇取佳紙,推測書法表現(xiàn)方式較繪畫單一,,若非好紙,,難現(xiàn)墨韻,悲鴻以畫名世,,深知中國書畫材料物理,,故能擇精擇粗,極盡其用,。但見郭老師這滿墻的書寫也是精益求精,,極盡墨宣的選擇之苦。展覽留在記憶里的,,至少采用五種宣紙,,不同的色調,磨損的宣紙,,書法的韻味陳釀其中,。
生命是一種回聲。寫文記錄,,以示對郭老師辛苦書寫的贊賞,。(邵瓊)